Search

117:111爵士 2:0領先快艇!

爵士 Conley跟快艇 Ibaka還是...

  • Share this:

117:111爵士 2:0領先快艇!

爵士 Conley跟快艇 Ibaka還是沒上場。

第一節快艇用 Zubac先發來對位 Gobert,替補也用 Cousins,進攻時透過側翼 Morris或是 Kawhi的的 mismatch製造進攻機會,維持基本上 5-out的陣式。快艇的團隊傳導製造出不錯的空擋。

而爵士基本上是靠著 J. Clarkson跟 Mitchell的單打能力,一度在第一節領先到三球,但是在快艇命中率回穩之後雙方在第一節結束 30:29爵士領先一分。快艇面對 Mitchell並沒有特別的包夾或者防守策略,基本上是相信對位到的快艇球員,然後不想放給其他人投三分。

第二節快艇的禁區攻勢,不管是 Gobert或 Favors,快艇都有意識的往禁區挑戰,製造爵士禁區的犯規,或者逼爵士包夾然後製造外線的多打少。Kawhi的體能也造成了爵士側翼的一些犯規麻煩,讓快艇在第二節後段可以透過加罰得分。爵士的J. Clarkson跟 Mitchell維持第一節的手感。Mitchell 跟 Ingles的三分讓爵士在中場前將比分超前 10分。中場前 Mitchell又一記三分讓爵士取得 66:53的領先。

值得關注 R. O'Neale的籃板,跟在搶籃板的時候製造的快艇卡位犯規,第一場 O'Neale搶下了 11個籃板,第二場目前也兩次在卡位時製造了快艇的推人搶球。而快艇上半場的在攻守兩端的兩個選擇,在防守時不包夾不blitz Mitchell或 J. Clarkson,跟在進攻時不斷挑戰 Gobert,在下半場能不能發酵呢?或者還是快艇會改變策略?

果然從第三節開始快艇開始包夾 Mitchell,但是 Mitchell都能正確地找到隊友的空擋,爵士連進三球一口氣將比分拉開到 19分。快艇在看似稍微上緊發條加強防守之後逼迫幾個爵士的免強出手沒進,另一邊 R. Jackson在擋拆之後單打 Gobert成功幾球跟 Kawhi的中距離讓比分回到個位數差距。爵士在製造了 Kawhi第四次犯規下去休息之後,快艇靠著 Morris/Jackson/PG一直可以在禁區找到空擋,但是爵士總是能夠在幾個球權之後用三分球保持分數差距。第三節結束 93:86爵士領先。R. Jackson前三節 21分,J. Clarkson 24分。PG 雖然投籃仍在低潮,但是靠著切入跟製造犯規也拿下 17分。

第四節一開始爵士在進攻端兩次的過大肢體動作造成進攻犯規,讓快艇在另一邊追回比分把落後追到剩2分。快艇在第四節擺上五小,用 Beverley取代 Morris來對位 Mitchell跟 Clarkson。快艇 R. Jackson在爵士兩次進攻失誤之後都投進三分一口氣將比分超前 101:99。結果暫停回來爵士 Mitchell跟 Bojan連進兩球又把比分反超 104:101。之後爵士幾次成功的在防守端逼播 Kawhi把球傳出去,在快艇其他人投不進的情況下,爵士在另一邊又由 O'Neale, Ingles投進三分把領先拉開到 10分 113:103。但是爵士自己在回防時兩次漏守讓 R. Jackson跟 PG輕鬆在比賽剩一分鐘時追回五分。Mitchell隨即又一次切入禁區拿到兩分將比分拉開到 7分 115:108。

Bojan對 Kawhi的防守,還有 Gobert在禁區的威嚇,多次造成 Kawhi的失誤、爭球,或者把球傳出去,是這一場讓快艇在第四節無法追回比分的關鍵。而快艇又碰到了跟第一輪對上 Luka類似的狀況,雖然 Mitchell跟 Luka是完全不一樣的球員,但是快艇的防守這兩場對 Mitchell束手無策,單防效果不好,但是包夾又常常直接在弧頂就被 Mitchell split直接切過。一樣又是輸兩場之後,快艇有辦法再調整扳回系列賽嗎?而 Mitchell顯然是為季後賽而生的球員,季後賽平均得分超過 28分,這一輪又會是一個世代交替的代表嗎?而今天爵士三分 20個三分超過 5成的三分命中率能繼續維持嗎?

Mitchell 37分 15/29,J. Clarkson 24分,Ingles 19分,快艇 Kawhi 21分,PG 27分,R. Jackson 29分。

#小人物上籃
#littleguylayup
#allthatjazz
#clippernation
#nbaplayoffs


Tags:

About author
小人物 Hans, Fu 和幾位在台灣加拿大美國各地成長拓根的過氣大男孩,就像每個小人物籃球迷一樣, 曾經將籃球當作食物水空氣那樣理所當然, 也曾經把NBA當作宗教信仰那樣深研參謀. 在觀賞每一場賽事後, 除了期待下一場比賽的來臨以外, 也希望有地方可以討論分享又激盪彼此對於 NBA 等大大小小零零總總的看法. 在英語世界早有許多 ESPN Radio 等 Podcast 的時候, 總覺台灣的籃球小人物們也應該有屬於自己語言, 自己觀點的平台. 小人物們努力的用掉漆的中文跟各個小人物們分享非常對立不同於媒體的觀點, 希望能夠讓每一位小人物得到不同的討論,並能夠享受聽籃球, 嘴砲籃球, 討論籃球, 就像上籃那麼輕鬆簡單.
一個任何一位小人物都可以聽籃球, 討論籃球的地方. NBA不只是籃球. 聊籃球可以深入到一個邊線play,廣到種族文化多元的價值在哪裡。 Spotify, Apple Podcast, Podbean等各大平台搜尋 #小人物上籃!
View all posts